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提升师范生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4月16日下午,盐城师范学院南园国培报告厅座无虚席,一场聚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在此拉开帷幕。来自于响水高级中学的陈新来老师和响水县珠江路实验学校的高标山老师受邀登台,为英语24级师范生做题为“突破传统: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创新实践”的专题讲座。这场思想的盛宴,旨在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帮助未来教师在教育改革浪潮中锚定方向,以专业技能与人文关怀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首先,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宋传盛对两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两位老师颁发了校外实践指导老师的聘书。他强调校外名师的指导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希望同学们要积极学习,汲取智慧,明确自身发展方向。
高标山老师,以“如何做一名好的初中英语老师”为切入点,将教育的初心娓娓道来。他指出,初中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强调,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情境化”的课堂设计——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场景,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知语言的魅力。
高老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点燃,而非灌满。”随后他以七年级下册Unit 1的阅读课为例,以情境化、活动化的方式将本课时的语言目标娓娓道来。他提出,作为初中的英语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且针对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授课内容要注意层次化、差异化。
随后陈新来老师则将视角转向高中英语教育。他指出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面临“应试压力”与“人文关怀”的双重挑战,如何在高强度的学习节奏中与学生建立深度连接已成为当今高中英语教育的热点。陈老师认为答案在于“尊重差异”与“激发潜能”。他以幽默风趣的话语,结合多年来任教过程中遇到的真实示例,与同学们分享了关于如何更好地利用实习资源、在教资面试等选拔性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宝贵经验。
此次名师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教学经验的传递,更是一场教育理想的接力。盐城师范学院学子们在掌声中收获的,不仅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领悟:真正的教育,不在于知识的堆砌,而在于用一颗心去点燃另一颗心。当灯光渐暗,讲座落幕,但教育的火种已在年轻的心中悄然生根。未来的讲台上,这些未来的英语教师将以智慧与温度为笔,书写属于他们的教育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