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鲁东大学林丽教授应邀为朝鲜语系及盐城世宗学堂师生举办专题讲座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25-11-12浏览次数:10

为深化我校朝鲜语专业师生对韩语本质特征与宏观体系的理解,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学习与研究热情,20251031日,外国语学院特邀鲁东大学知名学者、硕士生导师林丽教授为朝鲜语系师生举办了题为“关于韩语言类型的几点思考”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朝鲜语系主任兼盐城世宗学堂长梁海胜老师主持,朝鲜语系全体师生及部分盐城世宗学堂学员100余人共同参与。

梁海胜老师首先介绍了林丽教授在学术成果、科研项目、获奖成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林教授长期深耕翻译学、文化传播学、外语教学领域,尤其关注中韩语言对比及翻译问题。本次讲座旨在通过权威专家的前沿分享,引导师生从类型学的高度重新审视韩语,打破固有学习模式,为专业学习、学术研究与个人成长奠定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推动我校高素质、复合型韩语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举措。

林丽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讲座伊始,林教授从宏观的语言学视角切入,系统介绍了世界语言的类型分类,并精准定位了韩语作为“黏着语”的典型特征,为后续深入探讨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后,林教授结合大量生动例句,详细剖析了韩语语法结构的类型学特征。她通过对比汉语和韩语在表达相同语义时的结构差异,使同学们直观认识到韩语的典型语序、助词与语尾的灵活性、敬语体系的复杂性等类型学特点。在此基础上,林教授通过教材、项目、书籍、课堂等实际案例中的优美翻译,反向印证了汉语与韩语的类型学特征,并对人工智能翻译的韩汉句子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人工智能翻译存在的短板,强调了学好高级韩国语的重要性。

最后,林教授分享了类型学视角下的韩语学习策略,特别强调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她指出,从类型学上理解韩语,有助于学习者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而非零散地记忆语法点。她鼓励同学们建立整体观,在掌握核心句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举一反三,从而更高效、更深刻地掌握韩语。

在提问互动环节,师生们踊跃发言,就“韩语终结词尾的演变趋势”“类型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等问题与林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林教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林丽教授的此次讲学,不仅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学术的启迪和视野的开阔。她有效将专业师生的学习实践与前沿语言学理论相结合,为韩语教学与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未来,我系将继续积极邀请更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不断提升专业学科建设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作者:梁海胜 审核:宋传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