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茵烽火:戏谑“内斗”下的地域风情大戏
盛李豪在巴黎射落奥运首金的瞬间,张家港市委市政府的贺电已精准飞向国家队。大学宿舍里,江苏同学自报家门的场景更堪称行为艺术:“江阴”“昆山”“丹阳”的精确坐标,让外省同学彻底迷失在“散装苏大强”的迷雾中。这片土地的基因密码,正被江苏十三市足球联赛的烽烟点燃。
“苏超”的灵魂,在于它将江苏十三个地级市——网民口中的“十三太保”——之间那份既微妙又激烈、既较劲又默契的“内斗”情结,以足球的名义进行了极致化、舞台化的呈现。苏州与南京的碰撞是关乎“谁是大哥”的尊严之战;淮安与连云港的交锋则被赋予“西游记”正统归属的文化之争;环太湖的苏锡常三市,更被想象成拥有“水战”天赋的天然联盟。网友们的创造力在此刻喷薄而出,“常州霸王龙”、“吊州大蜥蜴”、“巾州小壁虎”等诙谐绰号层出不穷,充满对地方个性的幽默解构与善意调侃。那些诸如某城市在“开战”前就“早早签订《景点无侵开放条约》”的戏言,更是将地域间那种竞争与合作并存、比拼与守望交织的复杂生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早已超越了体育竞技的范畴,俨然是一部由江苏人自编自导自演、以绿茵场为舞台的大型地域风情情景喜剧。
二、实力基石:“散装”表象下的平衡与雄厚
然而,若仅仅将“苏超”现象视为一场关于“内斗”的网络狂欢与笑谈,则未免失之肤浅。苏超的硝烟,实则是江苏经济版图的动态沙盘。其得以火爆传播并引发广泛共鸣的深厚土壤,恰恰在于江苏那份令全国兄弟省份都为之惊叹的雄厚且均衡的综合实力。2024年,江苏省GDP总量高达13.7万亿元,与广东并肩而立,是全国唯二昂首迈入“10万亿俱乐部”的经济巨人。更令人瞩目的是其人均GDP达到16.07万元,这不仅稳稳超越了世界银行设定的发达经济体门槛,更显著拉开了与广东人均水平的差距。这份沉甸甸的“家底”,正是“十三太保”个个底气十足、在“赛场”上敢于“亮剑”、寸土不让的硬核支撑。而县域经济的极度强势——江阴、昆山、张家港等县级市的名号响彻全国,其经济实力甚至超越许多地级市——构成了“散装江苏”最坚实的物质基石。正如外省学子困惑的发现:“那几个自称江阴、昆山的同学,原来都是县级市!”看似“散装”的格局,实则是江苏经济活力的永动机。这些生动的生活细节,正是江苏“强县如林”、发展层级丰富多元的最佳注脚。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勇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重要贡献。无论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保障,还是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持续强化,江苏始终走在前列。更令人动容的是,每当兄弟省份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江苏总能迅速行动,“散装”支援展现出强大合力——从徐州的重型机械救援队星夜驰援,到苏州的电网应急队伍跨省点亮希望,从无锡的医疗团队直奔灾区,到南通的建筑队伍奔赴一线援建。十三太保各展所长、尽其所能,将“散是十三星,聚是苏大强”的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三、竞合之道:“散”与“聚”的辩证统一与精神升华
“散”绝非故事的终章。那句精辟的“当他们在一起,他们才是江苏队”,道破了这片土地的灵魂契约。“苏超”看似戏谑的表象之下,包裹着的是对江苏独特发展路径与治理哲学的另类认同与深刻礼赞。它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良性的、有序的竞争非但不是导致分裂的毒药,恰恰是驱动整体持续向上跃升的澎湃引擎。各市在绿茵场上的“寸土必争”、“担架进场十九次”所象征的顽强拼搏,正是它们在经济发展大潮中你追我赶、锐意进取精神的最佳缩影。当盛李豪在巴黎奥运会上为江苏、为中国勇夺首金,张家港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向中国体育代表团发出贺电——这种对卓越成就的敏锐捕捉、对集体荣誉的珍视以及迅速热烈的响应,正是流淌在江苏血脉中的精神特质。场内是对手,激烈角逐,互不相让;场外是伙伴,携手并进,共谋繁荣。
四、青年征途:在“散装”肌理中书写“聚力”华章
赛场的喧嚣终会随风而逝,但苏超熔铸的精神火炬,正传递到江苏青年手中。当百万大学生跨出校门,迎接他们的不仅是“散装江苏”的丰富肌理,更是“聚力江苏”的壮阔蓝图。
首先,打破藩篱,融通共创。青年需打破认知的藩篱。不必消弭对家乡的炽爱,但更需以“江苏青年”的胸襟,将地方禀赋转化为共同财富。南京大学的实验室里,理论物理团队正与苏州纳米所共破量子材料难题。徐州的汉画像石纹样在苏州青年设计师手中,通过缂丝工艺涅槃重生。高校支教联盟统筹苏南苏北资源,让无锡的优质教案滋润宿迁的乡村课堂。这些实践都在诉说:当青年拆除无形的“市界”,创意的星河便开始奔涌。
其次,敢抢敢拼,硬核创业。江苏经济的持续领跑,需要青年拒绝看台席上的旁观。像苏超球员般敢抢敢拼,方能闯出天地。盐城的风电场呼唤青年工程师征服海风;泰州的中国医药城等待生物学子破解基因密码;南京的“芯片谷”渴求微电子人才点亮纳米之光;区块链技术让“阳山水蜜桃”从枝头到舌尖全程可溯。这便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注脚。创业路上“担架进场19次”的硬核精神,更当融入青年血脉。跌倒十九次?那就带着韧性第二十次站起来!
最后,胸怀大局,竞合共赢。青年人需深刻领悟“苏超”现象背后蕴含的“竞合之道”,努力超越“一城一地”的局限思维,树立起“全省一盘棋”的大局观。无论是积极参与苏锡常科技创新走廊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推动知识、技术、人才的高效流动;还是投身于苏南苏北挂钩合作的宏伟事业,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后发地区,助力全省协调发展;青年人都应成为促进要素优化配置、产业优势互补的积极推动者。让每一颗璀璨的“星”,在良性的竞争与合作中,汇聚成照亮未来的“一团火”。
协作并非消弭个性,而是让“苏州大闸蟹”的沉稳、“常州霸王龙”的锋芒、“徐州攻城锤”的坚韧,在更辽阔的舞台上彼此成就。正如一场精彩的足球配合——洞察空档,送出助攻,最高级的智慧恰在于:让队友的锋芒成为撕开防线的利刃,而他的破门亦是你的荣光。当青年不再囿于“十三太保”的各自精彩,而是为“江苏队”的每一次进攻同频共振,便真正读懂了:“在共同的胜利面前,每颗星辰都闪耀于同一片苍穹。”
结语:星火汇聚,照亮征途
“苏超”的烟火气终会随着赛事的落幕而渐渐散去,但它所生动展现的江苏精神——在激烈的竞争中彼此砥砺成就、在个性的充分张扬中汇聚磅礴合力——却如奔腾不息的长江之水,滋养着这片土地,生生不息。它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最高级的“内斗”,绝非相互倾轧的内耗,而是在规则下的相互超越,是携手攀登更高峰的壮丽征程。
当新一代江苏青年既能以“太保”之锐气,在各领域勇当先锋、争创一流;更能胸怀“苏大强”之全局,在协同发展中贡献智慧与力量,这片自古繁华、今朝更盛的热土,必将以更加璀璨夺目的星火,汇聚成照亮中国式现代化宏大画卷的江苏华章。十三艘航船,在竞速中共同推开时代的波浪,驶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这场始于绿茵场的征途,终将以“苏大强”之名,点燃新江苏的黄金时代。